本文目录一览:
跟P2P相比,政信债有什么不同?
大家好,我是左哥!
最近,有粉丝私聊左哥:
左哥,你最近咋不聊政信了,重点都在股市里吗?
答案还真是!
关于 A 股左哥很早就说了,这一轮不是什么基本面支撑大家都涨的全面牛,而是一轮政策刺激的结构牛。
(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两个月里 A 股发行了多少新股就知道了。)
结构牛就意味着板块轮动,所以我们最近一个月就看到了多个板块此长彼消。
消费、金融、科技、农业、疫苗、军工、有色等等,你方唱罢我方登场。
板块之间轮动,有波动就有机会,左哥最近的心思,就花在了寻找短期投机的机会上去了。
不过,对于大多数人抓不住板块轮动的机会,要么持有好公司不动以观后市,要么干脆减仓一部分避免回撤。
不然追涨杀跌,乱跟热点,频繁操作的结果,大概率会伤及本金。
很多人在 7 月靠运气赚的钱,在刚刚结束的 8 月,就靠实力给还回去了。
那么,撤出来的闲钱怎么办?
要么放零风险的智能存款里灵活过渡等待机会;要么就考虑风险低的政信债产品锁定相对高息。
可能也有人会问,固定 收益 的政信债,收益也不低,这个跟 P2P 有啥区别哟?
刚从 P2P 的坑里出来,别又掉进另一个坑了。
今天,左哥就抽时间来跟大家捋一捋。
虽然政信债跟 P2P 一样,都是固定收益产品,本质都属于借贷关系。
但是,跟 P2P 相比,政信债有哪些不同同?好让大家心里有个谱。
一
政信债和P2P的角色不同
在最开始考虑投政信债前,左哥就研究过政信债的终极风险。
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,现在国内金融市场里,等同于 0 风险的投资产品就两种:
50 万以内的银行存款,还有一个就是国债。
其他投资品种,不管风险再怎么小,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风险性(比如说 和坏账),只不过风险高低不同而已。
我们在投政信债之前,也需要考虑政信债的投资风险高低,是否和我们的风险偏好相匹配。
左哥科普过多次,政信债的借款人,其实就是政府平台。投政信债,就是我们把钱直接点对点的借给政府平台。
这个过程中有投资合同,还有打款流水及投资确权书等凭证,政府平台在这个环节里扮演的就是借款人的角色。
政府平台,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、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、股权等资产设立,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,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。
地方政府是平台公司的唯一股东或控股股东,平台公司的人事管理、业务运作实际上都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。
一般来说,对于纯政信产品而言,政信债没有终极兑付危机,只有流动性风险。
(大白话就是:欠你们的钱,我地方政府不会赖账,即便一时半会周转不开,但还是会慢慢还给你。)
而 P2P 平台里的借款人不还钱的性质就不一样了。
因为 P2P 平台扮演的是信息中介的角色,投资人投资的借款标的到期了还不上,投资人从法律上是没有权利起诉 P2P 平台要求它来还钱的。
因为从合同主体上说并不是 P2P 平台欠投资人的钱,而是真正的借款人欠了投资人的钱。
P2P 平台仅仅是协助投资人要求借款人及时还款,包括 P2P 平台的各种风控措施都是为了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。
这就是 P2P 和政信债的最大区别所在,P2P 平台和政府平台扮演的角色完全不一样。
但也并不是说 P2P 借款人 ,P2P 平台上的借款标的 后,投资人拿它就一点办法没有。
比如对于问题平台,投资人去报案后经侦进入,司法机关就可以直接进入后台,调查平台的事中和事后的风控管理。
如果平台有真实资产,只不过是借款人变成 老赖 拒不还钱,经侦有权力要求借款人归还借款,否则依法处理。
二
政信债和P2P的借款人信用不同
上面说了,对于问题平台(有真实资产),虽然经侦会介入要求借款人及时归还借款。
但是呢,缺点也很明显,P2P 平台的部分借款人本身就是老赖,虱子多了不怕咬,何来还款一说?
我们也都知道,P2P 的资产端,本来就是主打次级贷,借款人的质量不如传统金融机构。
当初最看好的消费贷,现金贷资产,真实年化动辄几十上百,你想想,能借这个钱的,质量能好到哪里去?
政信债就不一样,政信政信,那就是代表着地方政府的信用。
很多人之所以有这个认知,是因为政信的融资主体都是政府融资平台,地方政府是平台的唯一股东或者控股股东,平台公司的人事管理、业务运作实际上都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。
(最重要的一点是,在中国,地方政府没有 一说。)
实际上,政府融资平台除了承担融资的职能外,还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社会民生项目建设的职能,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,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。
政信债因为有政府信用在里面,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,人员可能会流动,管理人也可能会流动,但最终实际控制人没法换。
而且,政府平台往往都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净资产,很多土地等优质资产还在政府平台手里面,这些都是最后兜底的底气所在。
所以,政信债非标风险项目虽然有报道,但绝大多数投资人最终得到偿付,再不济的情况也是通过展期维持了政信的尊严。
长期看,政信是有信仰的,它没法跑路甩锅了。
所以,这也是左哥为什么说政信债没有终极兑付危机,只有流动性风险。
三
政信债和P2P的还款保证不同
对于历经这一波 P2P 行业由盛及衰的投资人来说。
最可怕的并不是资金延期兑付,而是投的平台某一天突然崩塌了。
比如说 P2P 平台的资金池业务,前期包装得高大上,看不出有啥风险。但真出现问题时,极少有挽回的余地,投资人追悔莫及。
不同的是,纯政信债基本都是独立的,包括风控标准,投资逻辑。资金投向透明,用款单位明确,回款有明确保证。
(记住!投政信债一定要研究清楚产品是不是纯政信产品,避免踩坑伪政信。)
说到政信项目的回款保证,这里顺带提及一下地方政府的债务资金来源。
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的渠道有很多,主要信托、政府债、银行 贷款 、融资租赁、定融政信等。
同样的融资主体,同样的资质信用,利息、成本和周期差异比较大。
像银行贷款,是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的来源,它的资金成本大多在 7% 左右,贷款期限一般比较长,通常在 5-7 年期左右。
像信托、融资租赁、政信定融等,成本相应更高一些,一般在 10% 左右,期限一般以 1-2 年期为主。
可能就有人问了,为啥我在银行里面就能买到的政府债,利息非常低,一般才 3%-4%?
事实上,这类债务的占比非常少,总量也就在地方债比例的 4%-5% 左右,而且期限还长,动不动就是 5 年期。
政府债发行的主体是省级地方政府,也就是偿还主体;城投债/政信债的发行主体是城投公司,偿债主体是城投公司。
很多人就会质疑,既然银行贷款的成本更低,为什么不都从银行贷款呢?
这个问题,点击查看左哥之前的文章能找到答案:收益 8-9%,门槛比信托低的产品,能不能买?
一般区域性城投公司的信用级别,是很难跟省级地方政府相一致的,融资成本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。
基于以上融资成本差异的现实,「 43 号文」规定:
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,可以发行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。
所谓地方债置换,就是用中长期、低成本的地方债券去置换地方政府的短期、高息债务。
仅仅因为债务置换,债务成本可以由置换前的 10% 左右下降到 4% 左右,我们就拿一年置换三万亿的债务来说,一年节省的利息就可以接近 2000 亿。
在目前土地收入减少的情况下,发行债券置换取得的资金成本,远低于原来城投公司融资的成本,也能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。
也正是基于债务置换这个出发点,我们今年才多次看到财政部在督促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。
顺带着,我们也看到了,市面上好的政信债项目,也越来越少。
OK,有关政信债和 P2P 两者之间的异同科普到这了,对于政信债,还有哪里不懂的可以下方留言或者私聊左哥咨询,左哥后面也会坚持继续科普这一新的投资品类。